{dede:field name='typename'/}
佛像的起源
- 本文发表于2022-08-10

佛像的始创 我们在佛寺里,都会看到很多大大小小的造像,心里总不免发生疑问:这些造像是什么时候始创的呢?是雕塑家对着佛、菩萨塑造的吗?还是参照相片来铸造的呢? 根据《

藏传佛教中常见的八大法器
- 本文发表于2022-08-08

佛教法器是指僧侣们举行佛事活动和佛教仪式时所用的器物。佛法赋予了它们特殊的作用,使他们不再是普通的器物,而变得更加神圣庄严。藏传佛教法器是指僧侣们举行佛事活动和佛

人生两境界:一个知道,一个知足
- 本文发表于2022-08-05

人生两境界:一个知道,一个知足。 知道,让人活得明白;知足,让人活得平淡。 人生不要被安逸控制,决定你成功的,是奋斗;人生不要被别人控制,决定你命运的,是自己;人生

何谓三衣一钵
- 本文发表于2022-08-04

天下丛林饭似山,钵盂到处任君餐,黄金白玉非为贵,唯有袈裟披肩难。清顺治 这首清朝顺治皇帝赞僧诗的偈语,把出家人修道的崇高神圣境界形容得很明白。天下丛林饭似山,天下的

佛陀食用三月马麦
- 本文发表于2022-08-03

九华山寺庙 在毗兰若村中,有位婆罗门,听说供养佛陀可得大福报,遂于夏安居时启请佛陀带领五百比丘入村居住,于三个月中接受他的四事供养。然而,在佛陀一行人到达之后,婆罗

生气的时候,请保持沉默
- 本文发表于2022-08-02

九华山寺庙 有一天一个有智慧的教授问他的学生:为什么人生气时说话用喊的?所有的学生都想了很久,其中有一个学生说:因为我们丧失了冷静,所以我们会用喊的。 教授又问:但

释怀的境界
- 本文发表于2022-08-01

释怀,是一种境界。所有的不痛快,不管是谁制造的,我都释怀。我只想拥有释怀后的轻松怡然。不是你的,你尽早释怀;无法得到的,也需要释怀。这样,你才有胸怀,去追求和拥抱

中秋节,又称祭月节、月光诞、月夕、秋节、仲秋节、拜月节、月娘节、月亮节、团圆节等,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。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,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。z初&ldqu...

您在用什么样的方式娱乐自己?
- 本文发表于2022-07-27

无能多么忙碌的人,都会在各种间隙寻找到一种方式娱乐自己。方式不外乎三种: 一种是通过靠近良师、益友获取经验和正能量,或者通过琴棋书画陶冶情操,提携着灵魂前行。 与这

佛像的七种手势
- 本文发表于2022-07-26

佛像的各种手势代表佛像的不同身份,表示佛教的各种教义,是具有印度特点的人体语言,表达的含义极为丰富。常见的有说法印、无畏印、与愿印、降魔印、禅定印5种,即释迦五印。

九华山寺庙|地藏禅寺|九华山地藏禅寺 发心是人的信心、决心;随缘就是可有可无,可以做可以不做,或者说喜欢做就做,不喜欢做也无所谓。发心的人,是他要做的事情,他非常有信

佛陀的四个法宝之三吃素
- 本文发表于2022-07-19

楞伽经云:“食肉与杀同罪。” 在所有的罪业中,以杀业Z重。因为既造杀业,必受杀报。何其不幸,我们却一天到晚在造杀业而不自知,因为吃肉与杀同罪,吃肉就等...